城溪小学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芳溪镇比较偏远的城溪村,梅卫国从参加工作起就在芳溪,一晃就是31年。从年轻小伙到年近半百,从普通教师到村小负责人,梅卫国从未离开乡村。
城溪小学位置偏僻,交通不便,从县城到学校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,从集镇到学校也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。学校2015年还有10名教师、7个年级(含学前班)100多名学生。随着村里的壮劳力外出务工或搬去县城居住,以及县政府撤点并校的推进,学生越来越少。
【资料图】
2021年秋季,老校长退休,梅卫国来到了这里。针对生源流失,梅卫国多次与家长沟通,身体力行,他的努力家长和学生都看在眼里。“我不想混日子,除了上班下班,两点一线,我就搞点活动,展示学生的阳光、自信。”梅卫国说。来到城溪小学,围绕省级非遗文化“恒白话故事”开展系列活动,组织带领学生走进恒白话故事的发源地——新村村,听非遗传承人彭国华讲恒白话故事。除了听还有讲,通过开展讲恒白话故事比赛,让学生用方言把故事讲出来,学生也渐渐地体会到故事里所蕴含的哲理,真正让恒白话故事入脑入心。
渐渐地,学生们的学习氛围开始活跃起来,学习兴趣逐渐浓厚。在梅卫国和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,2021年城溪小学获宜丰县办学绩效评估(村小、教学点系列)二等奖,芳溪镇2021—2022学年度办学水平“先进单位”。
31年前,梅卫国从宜春师范毕业,满怀期待来到宜丰县任教,怀揣着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,回到母校芳溪小学;31年过去,无数少年从这里出发,步入大学,通过知识改变命运……寒来暑往,不变的是梅卫国坚守乡村的初心。
梅卫国一直关心班上的困难学生,他给住在偏远的学生送去课外书,给身有残疾家庭困难的学生送去干净衣物,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,梅卫国走访送教、为学生答疑解惑,鼓励他们克服困难,好好学习。有一次,梅卫国发现一名学生上课心不在焉、心事重重的样子,课后了解到该生是因为父亲因工受伤,负担不起生活费,准备退学。在那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钱的时候,梅卫国毫不犹豫拿出100元,帮她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,帮助学生完成学业。得到帮助的学生不负众望,走出大山,最后参军入伍。如今,这名学生时常还会给梅卫国发信息,感谢他多年前的帮助。
梅卫国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笔记本,里面记录的都是“留守儿童”,在本子上,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住址等情况外,还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,如父母皆不在家、单亲在家、平时表现、家庭经济状况等。梅卫国说:“在我的学生时代,有幸遇到质朴且有爱心的恩师,对学生关怀备至、无私奉献,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我,我也在潜移默化对自己的学生。”
每年9月新生入学,也是梅卫国最忙碌的时候。2022年学校新转来的一名学生,特别内向,总是封闭自己,从来不与同学说话、玩耍。梅卫国通过走访发现,很多学生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,村子里住的都是老人和小孩,有的学生家长一年只回来一次,孩子缺少父母关爱,变得沉默寡言。
他下定决心给孩子们送去关爱,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。他联系儿时的玩伴,远在东莞的卢志勇,为学生们捐赠书包等文具用品,勉励孩子们努力学习,将来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前不久,宜春“微爱公益”一行来到城溪小学开展“微爱小手套,成长手牵手”公益温暖活动,收到礼物的孩子们露出开心幸福的笑脸,切实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。学生们在老师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下,不仅适应了校园生活,还变得更加积极自信。那位特别内向的同学,也成了学校的“孩子王”,和孩子们打成一片。
梅卫国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,在教学领域深耕细作,他撰写教学论文在国家级,市级评比中获奖,并且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。先后获得宜春市优秀少先队工作者、宜丰县优秀教师,多年被镇政府评为镇优秀教师和镇优秀教育工作者。
中国教育报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刘叔军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